红旗渠精神 研学旅行正当时
习近平总书 记高度赞扬红旗渠精神,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大家记忆犹新,上世纪60年代,安阳林州(原林县)人民为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奋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腰修建了长达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它的建成通水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的生存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为可贵的是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一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既体现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可贵品格,又充溢着共 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境界。
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安阳、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它与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脉相承,构成了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红旗渠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彰显和升华,也是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共 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展示。红旗渠精神蕴涵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领导垂范、党员带头等内涵,这些内涵无不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对于党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而言,红旗渠精神是一面艰苦创业、发愤图强的精神旗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言,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战胜各种困难、争创业绩的强大动力。对于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而言,红旗渠精神是一个有效的拒腐防变、保持本色的思想武器。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言,红旗渠精神是增强党性、提升品德的好教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红旗渠精神是一个一切为了群众,激发创造力的典型范例。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市场经济时代,红旗渠精神仍然散发着无穷魅力。近年来,红旗渠先后荣膺“全国红色旅游精典景区”“国家5 A 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研学示范基地”“中国研学旅行基地”等称号,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有30O多所大专院校、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其作为研学旅行和德育教育基地。每年到红旗渠参观学习的有360多万人次。红旗渠已成为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民族复兴的宣传教育主要阵地之一。
时代需要红旗渠精神,人民呼唤红旗渠精神。为进一步提高红旗渠精神的感染力,扩大其影响面。在北京举办了“红旗渠精神展”,引起强烈反响后,又先后赴上海、广州、重庆、西安、郑州、香港、福州、杭州、苏州、天津、青岛、大连和沈阳等地举办了红旗渠精神巡回展,(历时一年两个月,行程近3万公里)接待观众达数百万人次。
为进一步提高红旗渠的知名度,近年来又启动了“红旗渠精神校园行”系列活动,分别到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河南、河北、山东、香港和澳门等多个城市的153所大专院校和中小学进行红旗渠精神的宣讲,通过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近百万人次来安阳红旗渠远足体验和组织开展了专家讲座、主题摄影、征文等活动,带动更多学子来参与研学旅行,从而对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产生积极有效且意义深远的影响。
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红色旅游精典景区)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我们要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弘扬好,并把之转化为巨大的创造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做到:研、学、教、游结合,使红旗渠精神和红色旅游更加绚丽出彩。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理想信仰就是共 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红旗渠精神与理想信仰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把弘扬红旗渠精神与共 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未来。
大家知道,研学旅行,是把革 命传统教育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互动形式,它既可以了解革 命历史,感悟时代精神,也可以继承传统,亲身体验革 命生涯。因此研学旅行具有学习性、传承性。
研学旅行和红色旅游,是新时期政治文化的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好载体。红旗渠及红色旅游产品,应做到与当地社会资源——文化、山水、生态、城市形象等相融合,通过开展研学旅行和红色旅游,形成红、绿、古相互依托的立体旅游方式,实现跨省份、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联盟合作体,从而实现研学旅行的社会化。
开展研学旅行和红色旅游,发挥效能是根本、强化管理是保障、打造联盟是良策、增强信心是基础、大力发展是目的。在强力推进“中国研学旅行”的进程中,应共同携手促进其不断发展与繁荣。
党中央、国务院对弘扬精神和红色旅游非常重视,就如何弘扬好、发展好红色旅游和时代精神作出了具体部署。《全国三期红色旅游纲要》已正式出台,教育部等11部委也下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故,弘扬红色精神仍是我们开展研学旅行和红色旅游的重要抓手,红色基因、红色记忆、红色智慧、红色文化、红色足迹、红色遗存将是我们开展研学旅行、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旅游产品的重要依据。所以,弘扬好红旗渠精神,开展好研学旅行,是我们从事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具体工作的时代责任、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发扬红旗渠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 返回列表